訓練動作
活動度訓練的好幫手錘鈴訓練怎麼做?
Mar 11, 2025
錘鈴(Macebell)是一種不對稱負重的健身器材。
形狀類似於槌子,因其獨特的槓桿設計,在現代功能性訓練中被廣泛應用。
它不僅能強化上肢與核心力量,還能幫助提升活動度、增強握力,甚至改善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。
無論是運動員、健身愛好者,甚至是復健訓練,都能從錘鈴的動作中受益!
今天就要帶你認識三個錘鈴訓練動作,幫助你提升肌力與靈活度!
錘鈴的訓練優勢
1.增強穩定性
由於錘鈴的重量集中於一端,使用時需要持續調整施力方向,讓身體學習如何穩定核心與關節,特別是肩關節與腕關節。
2.改善活動度
許多錘鈴動作涉及大範圍的擺動與旋轉,有助於提升肩膀與脊椎的活動度,對於長時間久坐或肩部緊繃的人特別有幫助。
3.提升握力與前臂肌力
由於錘鈴的長柄設計,使得槓桿作用放大,握力與前臂肌肉需要更強的控制力來穩定器材,這對於攀岩、舉重等運動員非常有幫助。
4.增加全身肌肉協調性
許多錘鈴訓練並非單一肌群發力,而是涉及全身動作,促使不同部位的肌肉協同運作,提高運動效率。
3個錘鈴動作教學
錘鈴深蹲

主要訓練部位:腿部、核心、上肢穩定性
動作教學
1.雙手橫握錘鈴於胸前,雙腳與肩同寬,腳尖微微朝外。
2.核心收緊,胸口打開,臀部向後下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。
3.過程中保持膝蓋對齊腳尖,避免內扣,錘鈴應保持穩定不晃動。
4.用腳跟發力站起,回到起始位置。
5.可嘗試交替變換錘鈴重心至不同側,提高核心控制力。
錘鈴鐘擺

主要訓練部位:肩部穩定性、核心、握力
動作教學
- 雙手握住錘鈴柄部,放置於後腦勺高度,重量頭自然垂下。
- 雙腳與肩同寬,核心收緊,保持穩定站姿。
- 利用手臂與核心力量,讓錘鈴在身體後側左右擺盪。
- 控制擺盪幅度,讓動作流暢,不要過度用力甩動。
- 連續進行 10~15 次,鍛鍊肩膀與握力。
錘鈴360度

主要訓練部位:肩膀靈活度、核心控制、全身協調
動作教學
- 雙手握住錘鈴柄部,保持錘鈴垂直,雙腳與肩同寬站立。
- 核心收緊,將錘鈴從右側向後擺動,繞過後腦勺至左側,再回到前方。
- 保持動作流暢,控制錘鈴的軌跡,避免晃動或撞擊身體。
- 完成一側後,可換方向進行,確保雙側都得到均衡訓練。
錘鈴訓練不僅能強化肌肉與核心控制,更能幫助改善關節活動度與全身協調性。
如果你想挑戰新的訓練方式,錘鈴絕對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器材。
無論是初學者還是進階健身者,都可以根據自身能力調整重量與動作幅度,逐步提升肌力與靈活度。
趕快試試看這三個動作,讓你的訓練更有變化吧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