組間休息該休長還是休短?
組間休息到底該休多久?
你知道組間休息的時間長短,會影響你的訓練成效嗎!?
超核心整理專業研究論文,
告訴你在不同的訓練情況下,組間休息到底該怎麼安排!
研究怎麼說?
這篇 2016 年的研究,將 21 位有訓練經驗的男性隨機分為兩組,
分別使用 3 分鐘和 1 分鐘的休息時間,
執行 3 組 8-12 下的訓練,每週 3 次,每次 7 種不同運動,
測試休息時間的長短對於肌肉肥大和力量的影響。
休息3分鐘組 | 休息1分鐘組 | 結論 | |
---|---|---|---|
訓練量 | 51,385 | 44,755 | 休長時間組略多,但加上誤差值後,差異可能並不是非常顯著。 |
肌肉成長 | 二頭肌成長 5.4%;三頭肌成長 7%;股四頭成長 13.3% | 二頭肌成長 2.8%;三頭肌成長 0.5%;股四頭成長 6.9% | 休息3分鐘組別的肌肉成長明顯更多。 |
力量成長 | 深蹲 1RM 成長 15.2%;臥推成長 12.7% | 深蹲 1RM 成長 7.6%;臥推成長 4.1% | 休息3分鐘組別的力量成長明顯更多。 |
肌耐力 | - | - | 無顯著差異,需透過其他方式測量 |
對於有訓練經驗的人來說,3 分鐘的組間休息,不論是肌肥大還是力量成長,都明顯優於 1 分鐘的組別,訓練量部分則是略多。
休息時間短就是不好?
但既然休息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體力、肌力還有中樞神經的恢復,
可以選擇恢復門檻不要這麼高的動作,如單關節動作。
另外,休息時間短,可以增加代謝壓力,而代謝壓力是長肌肉的要素之一。
雖然代謝壓力對於肌肥大的直接幫助,目前還缺乏一致性的證據,
不過在肌肉相對疲勞時給予接近力竭的挑戰,確實會提高肌纖維的徵招。
適當的安排最重要!
拉長休息時間可以讓訓練量更高,
在操作多關節的自由重量動作時,也可以有足夠的恢復。
不過在操作單關節的機械式器材時,就不需要有這麼長的組間休息了,
而且短的休息時間所帶來的代謝壓力,也有可能幫助肌肉生長;
所以,最好的方法可能是結合不同的休息時間,
先專注在多關節動作的訓練,然後再使用單關節動作來刺激肌肉。
我的組間休息怎麼做比較好?
如果你的目的是長肌肉和力量提升,在執行多關節和自由重量的動作時,
應該休息 3 分鐘,讓體力、肌力、中樞神經恢復,
這樣可以讓你維持每組的重量、次數和動作品質,
並提升肌肥大和力量增加的效率。到訓練末段,
如果想做一些特定部位的補強動作,
可以選擇 1~1.5 分鐘的休息時間,給予肌肉更多刺激。
-
超核心健身中心.免費教練課體驗!
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及理解更全面、專業的健身運動,
同時也在專業教練的陪伴下確保動作的正確性、減少受傷機率,
我們推出免費館內體驗活動!快來預約!
超核心健身中心.怎麼加入超核心?
超核心健身中心.最強線上課程!
超核心 x 楊承樺營養師
《 運動者必知的運動營養學 》開課啦!
點我把握最後一波優惠價
還在觀望?看看課程介紹影片
運動強度與血流量單元試看
超核心《胸、背、肩、腿完整訓練動作庫》線上課程開課啦!
立即把握優惠價
試看課程>>單手啞鈴划船怎麼做?
《最完整的壺鈴線上課程》開課囉!
線上課程:《壺鈴怎麼練? 最完整的壺鈴線上課程》